汉语词典

词语: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7字词语列表
  • 人各有能有不能

    rén gè yǒu néng yǒu bù néng

    人人都有做得了做不了的事。比喻人的才能智慧总是各有长短。[查看详情]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ì èr cì yā piàn zhàn zhēng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由于外国的蛮横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主权。[查看详情]

  • 情人眼里出西施

    qíng rén yăn lǐ chū xī shī

    为情爱所惑,对心爱或欣赏的人,觉得其无处不完美。[查看详情]

  • 吕端大事不糊涂

    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后人有联语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查看详情]

  • 饮湖上初晴后雨

    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òu yǔ

    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二首尤为著名,全文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将晴、雨不同气候下的西湖比喻作不同妆饰的西子(西施),取譬生动自然,广为后人传诵。[查看详情]

  • 敬酒不吃吃罚酒

    jìng jiǔ bù chī chī fá jiǔ

    比喻不听好话相劝,必须用强迫的手段才行。[查看详情]

  • 埃塞俄比亚高原

    āi sāi é bǐ yà gāo yuán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埃塞俄比亚高原2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查看详情]

  • 三分天下有其二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泛指势力强大。语出《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查看详情]

  • 充分又必要条件

    chōng fèn yòu bì yào tiáo jiàn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例如,三角形是等角的,则三角形是等边的,而只有三角形是等角的,三角形才是等边的。因此,三角形等角就是三角形等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查看详情]

  • 二十四考中书令

    èr shí sì kăo zhōng shū líng

    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郭子仪。[查看详情]

  • 夫妻无隔宿之仇

    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谚语)​夫妻之间的争吵,极易消除。[查看详情]

  • 好马不吃回头草

    hăo mă bù chī huí tóu căo

    (谚语)​有志气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走回头路。也作「好马不吃回头草」。[查看详情]

  • 马革裹尸的意思

    mă gé guǒ shī

    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查看详情]

  • 天不变道亦不变

    tiān bù biàn , dào yì bù biàn

    道:道理,规律。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查看详情]

  • 热力学第二定律

    rè lì xué dì èr dìng lǜ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有多种表述方式,主要如:(1)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不做功的情况下,热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任何热机不可能将所接受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即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查看详情]

  • 杀人处钻出头来

    shā rén chù zuàn chū tóu lái

    犹找死。喻在是非场中出头惹祸。[查看详情]

  • 滥竽充数的意思

    làn yú chōng shù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衹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查看详情]

  • 毛泽东书信选集

    máo zé dōng shū xìn xuăn j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1983年12月出版。收入1920-1965年的书信三百七十二封。每封信后都注明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据手稿刊印。[查看详情]

  • 陕甘革命根据地

    shăn gān gé mìng gēn jù dì

    又称“陕甘苏区”。在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根据地的领导。同年7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随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查看详情]

  • 印度河恒河平原

    yìn dù hé héng hé píng yuán

    又称“印度大平原”。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查看详情]

  • 丢下钯儿弄扫帚

    diū xià bă ér nòng sào zhǒu

    俗谚。搁下这样,又弄那样,意为忙不过来或应付不及。[查看详情]

  • 知其一未知其二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同“知其一不知其二”。[查看详情]

  • 十二月党人起义

    shí èr yuè dăng rén qǐ yì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查看详情]

  • 学业成绩报告单

    xué yè chéng jì bào gào dān

    记录学生学业成绩的书面通知单。在学期或学业结束时,由学校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习情况。[查看详情]

  • 数据库管理系统

    shù jù kù guăn lǐ xì tǒng

    用来管理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组复杂的软件。把用户程序的数据操作语句转换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主要由语言处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建立和维护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含若干个程序。[查看详情]

  • 半导体光电器件

    bàn dăo tǐ guāng diàn qì jiàn

    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或热电效应)制成的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如光导管、光电池、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半导体热电器件如热敏电阻、温差发电器和温差电致冷器等。[查看详情]

  • 通用两栖攻击舰

    tōng yòng liăng qī gōng jī jiàn

    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登陆作战的军舰。配载登陆艇、两栖车辆、直升机等。兼有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的作战能力。[查看详情]

  • 树欲息而风不停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比喻外在的形势与主观的意愿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亡故。参见「树欲静而风不止」条。[查看详情]

  • 布登勃洛克一家

    bù dēng bó luò kè yī jiā

    长篇小说。德国托马斯·曼作于1901年。布登勃洛克家是卢卑克城的望族。老约翰诚实经商,家道兴盛。他去世后,儿子小约翰遇上了竞争对手,经营十分艰难。家业传到第三代时,托马斯在商业上连连失利,他四十多岁时去世,家道已经衰落。其子哈诺因年幼无法自立,不得不关闭祖传的公司,并于十五岁时夭折。显赫一时的布氏家族就此覆亡。[查看详情]

  • 肠里出来肠里热

    cháng lǐ chū lái cháng lǐ rè

    谚语。多见于元明杂剧。意谓对于亲生子女总是疼爱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