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
诗歌。刘半农作。1923年发表。全诗四节,每节开头采用比兴手法,借景传达出身处异国他乡的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形象生动鲜明,语言通俗简洁,曾被赵元任谱曲成歌,传唱一时。[查看详情]
-
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从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论述了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查看详情]
-
喻人虽小而志气大。[查看详情]
-
本为写景诗句。后多用以比喻绝处逢生,忽现转机。语出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作「柳暗花明」。[查看详情]
-
谚语。喻无优者退求其次。[查看详情]
-
犹言远水不救近火。语出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儿子的思想行为深受父亲的影响。[查看详情]
-
(谚语)夫妻关系一旦建立,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元·石君宝明·高明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查看详情]
-
见“夫妻无隔宿之仇”。[查看详情]
-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2年7月,德军逼进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战役开始。德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于9月窜入市区。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城市争夺战。在消耗德军有生力量后,11月苏军转入反攻,并于次年2月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德军共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此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查看详情]
-
谓用恶毒的言语中伤别人,使人倍感寒心。[查看详情]
-
所有的乌鸦都一样是黑色的。比喻同类的人或事物都有相同的特性。多用于贬意。也作「天下老鸹一般黑」。[查看详情]
-
中国传统名称为“海参崴”。俄罗斯远东区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市。人口60万(198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北冰洋航线的终点。工业以造船、鱼类加工为主。原属中国,1860年被帝俄割占。[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对新事物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不能持久。[查看详情]
-
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耐热、耐寒、耐水,绝缘性能好,耐腐蚀能力特别强。在化学、电气、医药等工业上广泛应用。[查看详情]
-
见“一身做事一身当”。[查看详情]
-
比喻自以为了不起,不容他人触犯。[查看详情]
-
(谚语)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查看详情]
-
指人出名之后就会招来许多麻烦,就象猪肥了要屠宰一样。[查看详情]
-
用来管理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组复杂的软件。把用户程序的数据操作语句转换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主要由语言处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建立和维护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含若干个程序。[查看详情]
-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设书记若干人,候补书记若干人,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工作。负责处理中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查看详情]
-
(谚语)有志气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走回头路。也作「好马不吃回头草」。[查看详情]
-
比喻便宜不但没有占到,反而吃大亏。参见「陪了夫人又折兵」条。[查看详情]
-
鞠躬,弯身以示敬慎。尽瘁,竭尽辛劳。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查看详情]
-
剧本。法国博马舍作于1775年。西班牙塞维勒城的阿尔马维华伯爵钟情于贵族小姐罗西娜,而罗西娜被垂涎于她的监护人巴托洛医生严加看管。伯爵听从理发师费加罗计谋,乔装进入罗西娜家与罗西娜成婚。及至巴托洛发觉,罗西娜已成为伯爵夫人。[查看详情]
-
无须隐瞒规避,摆明的说。[查看详情]
-
古谚。犹言贪多嚼不烂。[查看详情]
-
又称“印度大平原”。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查看详情]
-
见“千里姻缘一线牵”。[查看详情]
-
谓寡不敌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