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3字词语
共 25216 条词语
-
作书画时用以间隔行距、画线或镇纸的文具。[查看详情]
-
①.不清楚、不明白。②.过失或错误。[查看详情]
-
是由浆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共同形成,释放免疫球蛋白与RF的能力。[查看详情]
-
①.唾液从口中流出来。②.看见喜欢的人或东西所产生的生理现象。形容对某物极喜爱、希望能得到。[查看详情]
-
手提法为古代正骨手法名称,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与近代双踝悬吊法类似。[查看详情]
-
旧省名。1914年设热河特区,1928年改设省。1956年初撤销,并入河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区。[查看详情]
-
不,发语词,无义。不甫能指好不容易。元·杨显之元·郑光祖也作「不付得」、「不付能」。[查看详情]
-
古地名。[查看详情]
-
又名平安婚,比喻男女有能够体谅对方,大度谦让的好品质。[查看详情]
-
见“负板褲”。[查看详情]
-
方言。老虎。[查看详情]
-
树名。即鹅掌楸。[查看详情]
-
汉槐里令朱云上书成帝,请赐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斩朱。朱云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朱云得以不死。后来修槛时,成帝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朱云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查看详情]
-
老年人之恋。[查看详情]
-
见“犊鼻裈”。[查看详情]
-
见“缘竿”。[查看详情]
-
纤维粗短的原棉。色泽暗淡。只能用于纺粗特(粗支)纱或与细绒棉搭配纺中特(中支)纱,织造粗厚的棉织物。纤维弹性较强,适于制造起绒织物和用作棉絮。中国几百年来栽培的土棉属这一品种,故又称“中棉”,现已很少种植。[查看详情]
-
原则上、大体上。[查看详情]
-
见“贺家湖”。[查看详情]
-
大规模、大范围的打扫环境。[查看详情]
-
人名。西藏萨斯迦人,本名罗追坚参。八思巴为其蒙语称号,义为圣童,为西藏萨迦派第五祖,曾任元世祖忽必烈帝师,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及西藏事务。至元年间,奉诏制蒙古新字。见《元史.卷二○二.释老传.八思巴传》。[查看详情]
-
夹牛肉、乳酪等的圆面包。[英hamburger][查看详情]
-
①.亦作“等会儿”。②.谓过不久的时间。[查看详情]
-
川剧演员。四川温江人。初为票友,1914年下海,演老生、花脸。1927年加入三庆会,曾任会长。嗓音宽厚。擅演《马房放奎》、《柴市节》、《九里营》等剧。[查看详情]
-
农历八月十五日。参见「中秋节」条。[查看详情]
-
哥老会的支派,鄂北地区秘密社团之一。成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其成员为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贩、退伍军人和无业游民。本称“九龙山”,因其讲江湖义气,故一般呼之为江湖会,有会众数千人。1902年至1903年间,江湖会密谋起义,号召“扫清灭洋”,事泄后其首领被杀害。[查看详情]
-
宁静而空旷的样子。[查看详情]
-
太超过”实际上是现在在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当中非常热门、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查看详情]
-
燕昭王礼聘郭隗,筑宫台而尊事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郭隗尊”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的典实。[查看详情]
-
唐宋时进士应省试按尚书省所出题目而作的诗,叫“省题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