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竹”的词语
共 85 条词语
-
①.《管子·七臣七主》②.【词目】丝竹之音【释义】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出处】《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示例】宋·陆游《入蜀论》:“月明时,有丝竹之音。”【用法】作宾语;指音乐[查看详情]
-
指悲壮动人的乐声。吹、竹,指笙箫之属。[查看详情]
-
形容音乐节拍急速,音色丰富多变。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也作「繁弦急管」、「繁丝急管」、「急管繁弦」。[查看详情]
-
比喻作战或工作顺利进行,毫无阻碍。参见「破竹之势」条。[查看详情]
-
①.“竹使符”的省称。②.泛指地方长官印符。[查看详情]
-
即竻竹。竹名。[查看详情]
-
以竹片编成的筐、篮制品。[查看详情]
-
借端勒索财物,或抬高价钱。[查看详情]
-
比喻形势像劈破竹子、倾倒水瓶里的水一样顺利无阻。[查看详情]
-
见“竹马之友”。[查看详情]
-
语本比喻有卓越才能者。[查看详情]
-
削去丛竹的繁枝。[查看详情]
-
报平安的家书。参见「报竹平安」条。后亦常用为春联吉词。[查看详情]
-
谓睹物思人。[查看详情]
-
见“竹牙”。[查看详情]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查看详情]
-
斑竹的别名。参见「斑竹」条。[查看详情]
-
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查看详情]
-
植物名。禾本科箭竹属。高不过一丈,节间三尺,质地坚劲可制箭,故称为「箭竹」。原产日本及我国甘肃南部、四川、湖北、江西、云南等地。箭竹可为造纸的原料,其笋可供食用,箨可包物或制鞋、笠,茎供编器具及建筑。[查看详情]
-
竹名。也叫笆竹、篱竹。[查看详情]
-
笙、竽、箫、笛一类的乐器。[查看详情]
-
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查看详情]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查看详情]
-
比喻得道成仙,亦借指仙人道者[查看详情]
-
《三国志·魏志·杜夔传》[查看详情]
-
苞,茂盛。竹苞松茂指竹子繁盛茂密,松叶历冬不凋。语本比喻坚固繁盛。亦用为祝贺新居落成的吉词。明·丘濬亦用为祝寿的颂词。[查看详情]
-
用竹篾编制的席子。夏日睡卧其上,可以消暑。[查看详情]
-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查看详情]
-
①.竹子的小枝。②.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查看详情]
-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