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竹”的词语
共 85 条词语
-
见“竹牙”。[查看详情]
-
《三国志·魏志·杜夔传》[查看详情]
-
竹名。也叫笆竹、篱竹。[查看详情]
-
本指竹林七贤常于竹林之下游集。见《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后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查看详情]
-
形容音乐节拍急速,音色丰富多变。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也作「繁弦急管」、「繁丝急管」、「急管繁弦」。[查看详情]
-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查看详情]
-
语本比喻有卓越才能者。[查看详情]
-
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的房子。亦用以比喻乡居简朴的生活环境。[查看详情]
-
用竹篾编制的席子。夏日睡卧其上,可以消暑。[查看详情]
-
笙、竽、箫、笛一类的乐器。[查看详情]
-
竹子砍过后的残留竹茎。[查看详情]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查看详情]
-
撑船的长竹竿。[查看详情]
-
禾本科苞木类,竹属所萌生的芽。可供食用,亦可入药,有消渴、利尿的疗效。[查看详情]
-
①.用竹建造的宫室。②.作祠坛的泛称。[查看详情]
-
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查看详情]
-
用数根竹子并排绑成的简便渡水工具。[查看详情]
-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查看详情]
-
吹弹各种管、弦乐器。元·王子一也作「品竹弹丝」、「品竹调弦」。[查看详情]
-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查看详情]
-
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查看详情]
-
指悲壮动人的乐声。吹、竹,指笙箫之属。[查看详情]
-
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查看详情]
-
竹制的器具。如竹杯、竹筷、竹篮等均属之。[查看详情]
-
植物名。禾本科箭竹属。高不过一丈,节间三尺,质地坚劲可制箭,故称为「箭竹」。原产日本及我国甘肃南部、四川、湖北、江西、云南等地。箭竹可为造纸的原料,其笋可供食用,箨可包物或制鞋、笠,茎供编器具及建筑。[查看详情]
-
语本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指弦管乐器的声音悲壮动人。[查看详情]
-
见“竹签”。[查看详情]
-
谓睹物思人。[查看详情]
-
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查看详情]
-
室外植竹的书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