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拼音
hú fēng
注音
ㄏㄨˊ ㄈㄥ
词性
名词

胡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蜂hú fēng

  1. 昆虫头胸部褐色有黄色斑纹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褐色横纹。尾部有毒刺能蜇人。以花蜜和虫类为食物。通称马蜂。

引证解释

  1. 昆虫。头胸部褐色有黄色斑纹,腹部深黄色中间有黑褐色横纹。尾部有毒刺能蜇人。以花蜜和虫类为食物。通称马蜂。

国语辞典

胡蜂hú fēng

  1. 马蜂的别名。参见「马蜂」条。

网络解释

胡蜂 (昆虫纲动物)

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ula〕)。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蜂巢结构:马蜂亚科和胡蜂亚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叶或者动物粪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蜡。这一点与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分布区域在全世界。

胡蜂的字义分解

  •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 蜂 [ fēng ] 1.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2. 特指“蜜蜂”。 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3. 〔~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4. 众多。 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胡蜂造句

1、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介绍了危害蜜蜂的胡蜂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胡蜂的捕食行为及其蜜蜂的防御行为,对胡蜂的治理方法作了简要评述。

2、蜾蠃,蜾蠃蜂:非群居的黄蜂中的一种,尤指属于壶巢胡蜂亚科的几种筑泥巢的蜂。

3、黑盾胡蜂亲代个体群居分工合作有利于生存和种族繁衍.

4、janzen说:胡蜂把降雨的开始作为信号,破蛹而出,寻找可供产卵的毛虫。

5、如果降雨推迟了,胡蜂的出蛹也会推迟,从而错过了宿主处于最脆弱阶段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

6、胡蜂毒腺中含有多种毒素多肽,国内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7、十一、孩子们正在学习胡蜂和蜜蜂,而这是一张蜂巢的图片.

8、十二、学名又叫金环胡蜂,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

9、胡蜂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有的也呈单一体色。

10、出现这么大的蜂巢说明蜂群数量很大,主要因为许庙村一带树木较多,不仅为胡蜂提供了大量食物“星毛虫”,还为其提供了大量筑蜂巢的建筑材料。

胡蜂的相关词语

【胡蜂】的常见问题

  1. 胡蜂的拼音是什么?胡蜂怎么读?

    答:胡蜂的拼音是:hú fēng
    点击 图标播放胡蜂的发音。

  2. 胡蜂是什么意思?

    答:胡蜂的意思是:马蜂的别名。参见「马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