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lìng shēn

拼音
sān lìng wǔ shēn
注音
ㄙㄢ ㄌㄧㄥˋ ㄨˇ ㄕㄣ
词性
动词 成语
近义词
发号施令 千叮万嘱 再三告诫 三申五令
反义词
从令如流 敷衍了事

三令五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令五申sān lìng wǔ shēn

  1. 再三地命令、告诫。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

引证解释

  1. 再三命令与告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唐•白居易 《号令策》:“若不推之於战虽三令五申,而令不明矣。”
    《三国演义》第八三回:“次日 陆逊 升帐唤诸将曰:‘吾钦承王命总督诸军,昨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令,何也?’”柯岩 《我的爷爷》:“他们三令五申、巧立名目也搞不出我任何问题。”

国语辞典

三令五申sān lìng wǔ shēn

  1. 再三叮咛告诫。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
    《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其比阳律加密之处大概佛经上已经三令五申了。」

    再三告诫

三令五申的字义分解

  •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令 [ líng ]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 [ lǐng ]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 [ lìng ]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 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 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 令人兴奋。 4. 时节。 时令。节令。 5. 美好,善。 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 小令。如梦令。

  • 五 [ wǔ ]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申 [ shēn ]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2. 用于记时。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3. 陈述,说明。 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 4. 重复,一再。 “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6. 姓。

三令五申造句

1、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准请客送礼,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2、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各学校,要设法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

3、而成语"三令五申"就是由孙武反复说明他的命令而来。

4、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5、行政院三令五申,要切实制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胁迫民眾。

6、学校曾三令五申,强调纪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可有些同学不以为然,明知故犯,多次违犯学校的规章制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7、但凡有点智商者,在如今网络信息四通八达、网络炒作无孔不入、民间仇官仇富思绪波涛起伏、条例规章三令五申的前提下,是不会行所无忌、肆无忌惮的。

8、因为中央三令五申要节俭啥的,又考虑到陈宏好歹也是个县长,所以赵钢镚就给他们定了一个中规中矩的三星级酒店。

9、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病死猪肉不得上市流通,但近年来病死猪肉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逐渐形成供产销一条龙的利益链条。

10、再说,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无序的工程转包,怎么还有王大力这样的包工头?马上把他负责的工程停下来,我管他叔叔是谁!

三令五申的相关词语

【三令五申】的常见问题

  1. 三令五申的拼音是什么?三令五申怎么读?

    答:三令五申的拼音是:sān lìng wǔ shēn
    点击 图标播放三令五申的发音。

  2. 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

    答:三令五申的意思是:再三叮咛告诫。

  3. 三令五申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三令五申的近义词是:发号施令 千叮万嘱 再三告诫 三申五令

  4. 三令五申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三令五申的反义词是:从令如流 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