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2、, 当然,史官能够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除了他们个人作为史官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气节,也是和当时的史官制度分不开的。
3、, 秉笔直书:……你现在在哪?绝地生:西城门。
4、, 求其得意直书,惬心贵富,铅华洗尽,花样翻新。
5、, 面对这份问卷,这些区(县)委*记、区(县)长或挥笔直书,或掩卷沉思,最终把属于他们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
6、, 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7、, 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8、, 许元贵欲言又止,似仍前瞻后顾;鹿洲知其尚有顾虑,即命分别给二人笔墨纸砚,据实直书。
9、, 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10、, 他遇见过满怀热情的赞美者,也碰到过满腹牢骚的非议者,一概信笔直书,毫无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