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jiào

拼音
wén jiào
注音
ㄨㄣˊ ㄐㄧㄠˋ
词性
名词

文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教wén jiào

  1. 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文教事业。

    culture and education;

  2. ;指礼乐法度。

  3. 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article and education;

引证解释

  1. 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
    孔颖达 疏:“此服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
    《晋书·刘颂传》:“魏武帝 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於 延康 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
    唐•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
    宋•苏轼 《谢欧阳内翰启》:“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2. 文告教令。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孔融 之守 北海文教丽而罕於理,乃治体乖也。”
    《北史·齐纪上·神武帝》:“﹝ 神武 ﹞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款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
    《南史·柳恽传》:“后试守 鄱阳 相听吏属得尽三年丧礼署之文教,百姓称焉。”

  3. 文化教育。

    清•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
    清•王韬 《请建蒋祠议》:“而公尤以振兴文教乐育贤才为己任。”

    如:文教部门,文教事业。

国语辞典

文教wén jiào

  1. 文化教育。

    《史记·卷二·夏本纪》:「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愍此文教错乱。」

网络解释

文教

1.文教:文化和教育;2.文教:儒学;也包括诸子百家等国学。文、道、释并称东方三教这点上有些类似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并称西方三教。兴我文教尊我儒学,即为我中华人。

文教的字义分解

  •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文质彬彬。 9. 温和。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文科。 13. 掩饰。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一文不名。 15. 姓。

  • 教 [ jiào ] 1. 指导,训诲。 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 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 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教 [ jiāo ] 1. 传授。 教课。你教给我做。

文教造句

1、语文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2、语文教学不能偏重知识而忽视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要重塑我们国民的人文精神任重道远,不仅要从学校的人文教育抓起,而且还要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抓起,全民动员,全民共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国家而共同努力。

5、集结众人的心力,服众人之务,这就是家乐福文教基金会念兹在兹的服务精神。

6、通过对当前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古文学习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高校非中文专业古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7、结论指出提倡中学生作文个性化评价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8、高中美术特长生的语文学习一直是困扰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问题。

9、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是解决学生话语迷失的基点,在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我们该干什么?”。

10、第四介绍了叙事功能和叙事逻辑的内涵,探讨了它们在叙事作文教学中运用。

文教的相关词语

【文教】的常见问题

  1. 文教的拼音是什么?文教怎么读?

    答:文教的拼音是:wén jiào
    点击 图标播放文教的发音。

  2. 文教是什么意思?

    答:文教的意思是: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