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三大差别”中的“城乡差别”,在改革年代还在持续拉大,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2、所以,***时代,一方面是奢谈“消除三大差别”,一方面把人划分出严格的三六九等。
3、在“大学校”里,没有了“三大差别”,商品交换不需要了。
4、这里已经消灭了三大差别,上月球旅行都已习以为常了。
5、新经济时代,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中国社会的第四大差别。
6、他希望知识青年与农民在互相学习中,实现良性互动,进而达到缩小三大差别。
7、到了1960年代开始赋予上山下乡政治涵义,所谓“缩小三大差别”、“反修”、“防修”,这和政治的激进化又是相关联的。
8、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经济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三大差别,其中起决定意义的是经济结构。
9、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重庆是一手聚精会神抓经济增长,另一手高瞻远瞩抓缩小三大差别,促进共同富裕。
10、在“文化大*命”中,知青上山下乡曾被宣传为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