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时戏园子里除有捧角儿的乱喊叫外,前台还出现了“三行”,即茶水行、小卖行、手巾把行。
2、中小品牌更是感激农博会的“捧角”效应。
3、这些人大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热衷听戏,捧角,甚至为了戏曲不惜变卖家产,以“一口京腔,两句二簧”为尊贵身份的象征。
4、杜月笙酷爱京剧,他懂戏,尊重艺人,在伶界以乐于捧角而出名。
5、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
6、当时戏迷多,捧角之风盛行,该报刊登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的评论文章,受戏迷欢迎。
7、尤其是1929年,她在天津新桃园演出时得到众多捧角家的追捧,池座、散座,坑满谷满。
8、因受其父熏陶,小小年纪也酷爱上了京戏,看戏时,还学着老戏迷的样子小手使劲鼓掌,同时高声喝彩,其状俨然一位“捧角儿”的老少爷们。
9、因受其父熏陶小小年纪也爱上京戏,看戏时,还学着老戏迷的样子小手使劲鼓掌又学大人高声喝彩,起劲鼓掌,其状俨然一位“捧角儿”的老少爷们。
10、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次表演后,元长官立刻成为刘采春的粉丝,并且写了篇声情并茂的评论文章,极尽捧角之能事,这篇文章立马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