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xìn

拼音
hán xìn
注音
ㄏㄢˊ ㄒㄧㄣˋ
繁体
韓信

韩信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韩信hán xìn

  1. (?-前196)西汉军事家。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参加项羽部队因不受重用,改投刘邦被拜为大将军。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他的建议攻占关中。刘邦、项羽在荥阳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侧翼占据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击灭项羽。楚汉战争结束后被解除兵权。后被吕后设计诱杀。

国语辞典

韩信hán xìn

  1. 人名。(?~西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网络解释

韩信 (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举拜为大将,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了魏国。之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在刘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同时派人降服了燕国。之后派兵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骑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后夺去韩信兵马命其拿下齐国之后韩信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韩信开始进攻楚国项羽被迫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反被项羽击败。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自刎。

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之后被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韩信的字义分解

  • 韩 [ hán ]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3. 姓。

  • 信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 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 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 信仰。信徒。 4. 消息。 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 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 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 8. 姓。 信 [ shēn ] 1. 同“伸”,舒展开。 2. 同“伸”,表白。

韩信造句

1、不含一点阻碍,韩信以锐不可当,高屋建瓴之势一路夺得胜利,业已定了三秦,平了齐地,立下了大功劳。

2、亚运村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只要大家有这方面的才能,我们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3、弟赤胆忠君,负委座重任,企仰苍天佑余,再图民国山河……昔孟德单身闯华容,巧遇大义;韩信流离,漂母捧食。

4、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

5、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

6、可是从古自今,“三顾茅芦”、“韩信受辱”都是被人高度称赞的,也没有因此而有失刘备和韩信的身份,反倒烘托了他们的身份。

7、但是作协和文化馆那帮文人欲壑难填,对赞助款就好比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8、看,那个就是越城神政部官员韩信之子,韩冷。

9、韩信、彭越这两员大将先后被刘邦和吕后除掉之后,英布闻讯更加惊恐不安。

10、吃饱喝足之后能连着一天一夜不歇气的跑,可是韩信这些日子以来每天不是在怨恨着项梁范增,就是在想着妻子。

韩信的相关词语

【韩信】的常见问题

  1. 韩信的拼音是什么?韩信怎么读?

    答:韩信的拼音是:hán xìn
    点击 图标播放韩信的发音。

  2. 韩信是什么意思?

    答:韩信的意思是:人名。(?~西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