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月 三
- 拼音
- sān yuè sān
- 注音
- ㄙㄢ ㄩㄝˋ ㄙㄢ
三月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月三
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三月三的字义分解
-
三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月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三月三的相关词语
【三月三】的常见问题
-
三月三的拼音是什么?三月三怎么读?
答:三月三的拼音是:sān yuè sān
点击 图标播放三月三的发音。 -
三月三是什么意思?
答:三月三的意思是: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