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人要是不知道纪纲,那还有什么智信仁勇严的武德教育和军人品格,以及民族精神可言呢?
2、“万历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粒陈于庚,贯朽于府,烟火万里,露积相望。
3、当年的举兵,还不是宦竖柄朝,垢蠹纪纲,铨贡失才吗?攻破汝州后,自己代黄巢传檄: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
4、岂为好名要美誉,直以纪纲愧缨簪。
5、十二、理乱之纪纲:治理动乱的法制、伦常。
6、由于明成祖朱棣过分信任纪纲,不辨是非,于是就下令逮捕了周新。
7、惩恶劝善,务振纪纲;激浊扬清,须明真伪。
8、纪纲微笑道:杨兄所虑甚是,所以欲行此计,最最紧要处不是引蛇出洞,而是如何拿贼擒脏。
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0、兹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罪,处以应得之罪,振纪纲,警将来,凡有利于吾国者,学良万死不辞,乞钧座不必念及私情有所顾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