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
2、戴震是乾嘉时期考据学派的集大成者,在清代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学界皆知,清**据学曾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复古主义思潮,其影响至深且广。
4、考据生平校补讹夺把握鲁迅思想来源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林辰先生。
5、《新文学考据举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印1200册。
6、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
7、一尊耸立于僻远村落的石刻像,历经800多年沧桑,虽村人仰之弥久,但从未有人对其进行考据论证,致使石像的身世、价值、功用等长期以来成为不解之谜。
8、《俗书刊误》12卷,则是焦竑在文字学与考据学方面的代表作。
9、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
10、而且言之凿凿,从自己的爷爷辈儿说起,言情、纪实与麻考据并重,大有向曹雪芹算“变天账”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