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了包世臣对乾嘉考据学、今文经学的看法,以及包世臣与常州士人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2、戴震是乾嘉时期最著名的考据学家,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4、其手稿密行细字,小如黍米,圈圈点点,举证浩繁,考据颇详。
5、澳门大学汤开建教授条分缕析,取精用弘,从文献学、考据学等角度多方位对明季刘承范《利玛传》进行分析,论证翔实,高度评价了其历史价值。
6、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7、它与“书必篆隶”、“器从旧式”、“官名从古”、“礼从古制”等社会风气以及经学领域的汉学复兴、学术领域的考据学兴起、藏古之家的大量出现等,乃是同一种背景下的产物。
8、我拙于考据,拎不清几个名称出现的缘起始末,只想从文学性、书名学的意义上说一说。
9、再说了,同样都是男人的皮,岳母刺字,好歹也算是刺下了四个象形文字,而你要考据的,却只是几道涂鸦样的抓痕,连笔画也谈不上。
10、本谱内列五百二十三姓,比现存百家姓图典多十九姓,此书为本人历经十年考据而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