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甲 倍 道
- 拼音
- juăn jiă bèi dào
- 注音
- ㄐㄩㄢˇ ㄐㄧㄚˇ ㄅㄟˋ ㄉㄠˋ
- 词性
- 成语
卷甲倍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卷甲倍道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指急行军。语本《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引证解释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指急行军。
引语本《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行密 乃走 庐州。久之未知所嚮,问 袭 曰:‘吾欲卷甲倍道,西取 洪州 可乎?’”《明史·宋忠传》:“燕王 度 忠 必争 居庸帅精兵八千,卷甲倍道趋 怀来。”
卷甲倍道的字义分解
-
卷
卷 [ juàn ]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 如 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如 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 如 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 如 案卷。 卷 [ juǎn ]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如 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 如 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 如 烟卷儿。纸卷儿。
-
甲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如 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如 甲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如 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如 盔甲。甲兵。甲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如 甲板。装甲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如 龟甲。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 指甲。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 保甲。甲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 如 甲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
倍
倍 [ bèi ] 1. 等于原数的两个。 如 加倍。事倍功半。倍道而行(兼程而行)。 2. 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 如 二的五倍是十。 3. 更加,非常。 如 “每逢佳节倍思亲”。倍加。倍儿精神。 4. 增益。 如 “焉用亡郑以倍邻?” 5. 古同“背”,背弃,背叛。 6. 古同“背”,背诵。
-
道
道 [ dào ] 1.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2.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4.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8.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9.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10.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卷甲倍道的相关词语
【卷甲倍道】的常见问题
-
卷甲倍道的拼音是什么?卷甲倍道怎么读?
答:卷甲倍道的拼音是:juăn jiă bèi dào
点击 图标播放卷甲倍道的发音。 -
卷甲倍道是什么意思?
答:卷甲倍道的意思是: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指急行军。语本《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