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gān shé zào

拼音
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
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词性
成语
繁体
口乾舌燥
近义词
唇焦舌敝 唇干口燥 舌敝唇焦

口干舌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1. 见“口燥唇干”。

引证解释

  1. 见“口燥唇乾”。

国语辞典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1.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也作「口燥唇干」。

    如:「任凭他说得口干舌燥大家依然充耳不闻。」

网络解释

口干舌燥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口干舌燥的字义分解

  •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 干 [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河之干兮”。 7. 个数。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事情要干。

  • 舌 [ shé ]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2. 语言辩论的代称。 舌战(激烈议论)。 3. 像舌头的东西。 帽舌。火舌。 4. 铃或释中的锤。 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 燥 [ zào ] 1. 干,缺少水分。 干燥。燥裂。燥热。枯燥。

口干舌燥造句

1、快乐,是给口干舌燥的人一壶甘甜的泉水;快乐,是给寒冷的人送去一堆炭火;快乐,是给饥饿的人一块面包。

2、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3、讲了一天话,讲得我口干舌燥

4、午休醒来常常口干舌燥,而且头痛头晕,是什么原因呢?

5、电脑久坐族必知6大排毒茶饮:①绿豆薏仁汤:熬夜工作者或是心烦气躁、口干舌燥、长青春痘;②绿茶:提振精神;③枸杞茶: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的问题;④菊花茶:明目清肝;⑤决明子茶:清热、明目;⑥杜仲茶:补血与强壮筋骨。

6、在俱乐部和村里的门阶上,交谈的主要话题就是,被追捕的人在6月毒日晒得焦干的广阔平原上,必定会感到口干舌燥

7、期间李鸿忠多次缠磨,一直讲到自己口干舌燥,可日方依然不依不饶。

8、美女娇媚的脸蛋儿顿时出现一个红印,饱满的玉女峰也随之动了动,颤微微地让卢天平口干舌燥

9、皮肤病人常会出现大便干结、尿黄尿浊、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这都表明患者体内有火,阳气盛、阴气虚,易造成血热、血燥和血瘀。

10、神秘幽静的三角地带,芳草萋萋,一条粉嫩的鸿沟将此地一分为二,如同楚河汉界之分,仅仅一眼,王小天就有种口干舌燥的感觉。

口干舌燥的相关词语

【口干舌燥】的常见问题

  1. 口干舌燥的拼音是什么?口干舌燥怎么读?

    答:口干舌燥的拼音是:kǒu gān shé zào
    点击 图标播放口干舌燥的发音。

  2. 口干舌燥是什么意思?

    答:口干舌燥的意思是: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也作「口燥唇干」。

  3. 口干舌燥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口干舌燥的近义词是:唇焦舌敝 唇干口燥 舌敝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