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o huì dài shí

拼音
tāo huì dài shí
注音
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ˊ
词性
成语
繁体
韜晦待時

韬晦待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韬晦待时tāo huì dài shí

  1.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引证解释

  1.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茅盾 《蚀·动摇六》:“辛亥那年 国光 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国语辞典

韬晦待时tāo huì dài shí

  1. 掩藏才华隐匿行迹,等待时机而有所作为。

    如:「明哲保身韬晦待时,是古人处乱世之道。」

韬晦待时的字义分解

  • 韬 [ tāo ] 1. 弓或剑的套子。 2. 隐藏,隐蔽。 韬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3. 用兵的谋略。 韬钤。韬略。

  • 晦 [ huì ]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晦朔。 2. 夜晚。 晦明。风雨如晦。 3. 昏暗不明。 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 晦气。

  • 待 [ dài ] 1. 等,等候。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 dāi ] 1. 停留,逗留,迟延。 你待一会儿再走。

  •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 时间。时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 时代。古时。 3. 泛指一段时间。 时光。时令。时分。 4. 现在的,当前的。 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 常常。 时常。学而时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 时序。四时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时钟。时差(chā)。 9. 某一时刻。 按时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 时而。时阴时晴。 11. 机会。 时机。待时而动。 12. 姓。

韬晦待时造句

1、, 中国是左右互搏、韬光养晦“韬晦待时”、在家里生闷气瞎折腾、言行不一、欲做还休,混一天是一天!

2、, 莉儿,你需要哪些就韬晦待时已拿吧!

3、, 曹炜咂了咂舌,没想到这程太守竟然知道这么多,看来他也是个韬晦待时的人才。

4、, 不少人怀疑诗中情致故作姿态,诗人未是忘机客,身在洹上,心系清庭,寄情山水是假,韬晦待时是真。

5、, 并邀同左将军刘备,共预密盟,备因谊关宗室,不能不允,但因操势方强,应从缓图,不可欲速,一面恐操生疑,就寓宅后园种菜,韬晦待时

韬晦待时的相关词语

【韬晦待时】的常见问题

  1. 韬晦待时的拼音是什么?韬晦待时怎么读?

    答:韬晦待时的拼音是:tāo huì dài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韬晦待时的发音。

  2. 韬晦待时是什么意思?

    答:韬晦待时的意思是:掩藏才华,隐匿行迹,等待时机而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