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是左右互搏、韬光养晦“韬晦待时”、在家里生闷气瞎折腾、言行不一、欲做还休,混一天是一天!
2、莉儿,你需要哪些就韬晦待时已拿吧!
3、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韬晦之计涂脂抹粉文过饰非。
4、他如此韬晦深藏,真是忧危之极,而居然说在此中悟出“至乐”。
5、至此,国事决与太皇太后,而帝专自韬晦,以酒色自娱,是岁,上始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
6、定是信王的韬晦之计,想不到信王早有东山之志,咱们倒小瞧他了。
7、护采取欲擒先纵,欲取先与的韬晦策略,八年后方击杀叔护,政由己出。
8、政治斗争是很复杂的事情,来不得卤莽,来不得急躁,要有韬晦之计。该忍耐时则忍耐,该强硬时便强硬,该妥协时也妥协。忍耐时可以长时间缄默不语,反击时要攻势凌厉,不给对手一点喘息的机会。
9、李意期乞食于人寰,阴长生受辱于都市,侯道华寓迹于佣保,皇甫獭示疾于丘林,声子佯狂,壶公韬晦,皆卑躬损志,乃翥景冲真也。
10、并邀同左将军刘备,共预密盟,备因谊关宗室,不能不允,但因操势方强,应从缓图,不可欲速,一面恐操生疑,就寓宅后园种菜,韬晦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