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

拼音
qì huà
注音
ㄑㄧˋ ㄏㄨㄚˋ
词性
动词
繁体
氣化

气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气化qì huà

  1. 任何一种将物质转化成为气体的化学过程或热过程。

    gasification;

  2. 泛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functional activity of qi;

引证解释

  1. 指阴阳之气的变化。亦以喻世事的变迁。

    南朝•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岂获上附 伊 颜犹共赖气化。”
    明•宋濂 《送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刚烈之士贵势莫能加威力不能变参乎气化,关乎治体。”
    清•顾炎武 《采芝》诗:“不碍风尘际常观气化交;晨光明虎蹟,夕雾隐鳶巢。”

  2. 中国 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宋•张载 《正蒙·太和》:“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
    意谓“道”是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程遗书》卷五:“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禪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
    意谓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就能一代一代遗传下去。 清•王夫之 《尚书引义·太甲二》:“气化者化生也。”

  3. 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之气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中气的升降,机枢的开阖等。参阅《素问·灵兰秘典论》

  4. 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5. 语言学名词。指浊音的清音化。如“病”、“动”、“共”等字的声母原是古汉语的浊声母,演变到现在的普通话成为清声母就是浊音清音化的结果。

国语辞典

气化qì huà

  1. 物质由液体经蒸发或沸腾转化为蒸气或由固体直接转化成气体的现象。也作「汽化」。

网络解释

气化

气化即气的运行变化,哲学上的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人体的气化是指体内气体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失常则会引发疾病。

气化的字义分解

  • 气 [ qì ]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 气体。 2. 呼吸。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 气候。气温。气象。 4. 鼻子闻到的味。 气味。臭气。 5. 人的精神状态。 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6. 怒,或使人发怒。 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7. 欺压。 受气。 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 气功。气血。气虚。 9. 中医指某种症象。 痰气。湿气。 10. 景象。 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 化 [ huà ] 1. 性质或形态改变。 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 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 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 化工。化纤。化肥。 化 [ huā ] 1. 同“花”。

气化造句

1、在炉身下部其气化条件促使焦炭深部蚀损加剧,导致焦炭的恶化。

2、把希望化作生活的明灯,把理想化作生命的坐标,把活力化作纷飞的双翼,把朝气化作无穷的动力,把青春化作激昂的旋律,把人生化作精彩的舞台。五四青年节,愿你成就青春梦想,绽放无。

3、诸说虽立论有别,然总归其要,则均主气化自然、无为而成之论,此为魏晋气学理论之主要特色。

4、目的观察降气化痰法治疗非糜烂性食管病的临床疗效.

5、本文还从医疗废物总体出发,建立了多组分模型,解决了以往对混合性废物热解气化模拟的难点。

6、渣油加工有脱碳工艺、氢工艺及沥青气化工艺.

7、在北京铁路局管内电气化铁路各线,接有众多的地方铁路专用线。

8、此时被飞禽类兽群包围的夜先意正搅动着滔天血光,剑气化为无尽匹练,在飞禽类兽群中心不断绞杀,一面面金光闪闪的菱形盾牌接连闪烁,阻挡数以千计的玄能攻击。

9、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在通州城内交会。

10、因此,同样想想蛋白质会减慢燃烧“物质”的气化室的运转。

气化的相关词语

【气化】的常见问题

  1. 气化的拼音是什么?气化怎么读?

    答:气化的拼音是:qì huà
    点击 图标播放气化的发音。

  2. 气化是什么意思?

    答:气化的意思是:物质由液体经蒸发或沸腾转化为蒸气,或由固体直接转化成气体的现象。也作「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