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dùn

拼音
máo dùn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茅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茅盾máo dùn

  1. 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茅盾的字义分解

  • 茅 [ máo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 盾 [ dùn ] 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 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 金盾。银盾。

茅盾造句

1、此时复杂的心情,恐怕连茅盾也写不出我的矛盾。

2、茅盾以开阔的视野,以“为我所用”的精神借鉴尼采哲学,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外国文化“穷本溯源”、“取精用宏”的正确态度。

3、中国的报纸以显著地位刊登丁玲、茅盾等友人悼念她的文章.

4、的感受,以你的情思、你的文采,为茅盾荒煤艾青白羽等百余名师友、文友、艺友、学友勾勒剪影,留下局外之士未必得知的名人逸闻,难能可贵,义重情深。

5、在茅盾与李何林笔战正酣之际,当年“国防文学”的倡导者之一、“四条汉子”之一的夏衍,也加入了论战。

6、中国对瑞典文学的翻译,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茅盾、伍蠡甫等文学大家译介瑞典文学。

7、1916年,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青年才俊,纵使不主动去惹草拈花,也会有蝶舞娥飞。

8、雪椰清华大学教授建议茅盾文学奖应该暂停10年,采取休克疗法,或许中国文学才有得救。

9、尔后,鲁迅、茅盾与周扬等人又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生了‘两个口号’之争。

10、如任用李公朴主持补习学校和流通图书馆,黄炎培主持设计部,并大量刊登鲁迅、陶行知、茅盾、胡愈之等人的文章。

茅盾的相关词语

【茅盾】的常见问题

  1. 茅盾的拼音是什么?茅盾怎么读?

    答:茅盾的拼音是:máo dùn
    点击 图标播放茅盾的发音。

  2. 茅盾是什么意思?

    答:茅盾的意思是: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