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5字词语
共 1170 条词语
-
比喻文章写得极好。清·李渔也作「一字千金」。[查看详情]
-
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比喻多种技能。[查看详情]
-
指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内容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等议题。[查看详情]
-
同“三人成虎”。[查看详情]
-
指宋杨时、罗从彦、李侗。三人皆南剑人,相师承,攻二程之学,故称。[查看详情]
-
比喻平静多时的事情,突然间又爆发出来。也作「冷锅中豆儿爆」。[查看详情]
-
民国二十一年(西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军乘夜袭击闸北,遭我驻军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终不能得逞。后经美、英等国调停,双方于同年五月签订停战协定。是役史称为「一二八事变」。[查看详情]
-
学校在校外聘请的辅导员。[查看详情]
-
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在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尼泊尔称“萨迦玛塔”。海拔8848.13米(最新实测为8846.27米)。典型的断块山,现仍在升高。有巨大冰川,终年积雪。山峰呈巨型金字塔状。世界登山运动热点。中国运动员于1960年首次从北坡登上峰顶。中国境内已建立自然保护区。[查看详情]
-
逻辑学名词。即三段论。亦称定言三段论。是从两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它们所制约的第三个判断(结论)来的间接演绎推理。因为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都是直言判断,所以叫直言三段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查看详情]
-
油层中伴随石油一起逸出的气体,及部分溶于石油中的天然气。除含有较多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及微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氢等杂质。主要用于制取甲醇、乙二醇、醋酸、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或用作燃料。[查看详情]
-
喻坦诚,无保留。[查看详情]
-
周恩来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两卷。1980-1984年出版。收入1926-1975年的著作一百十六篇。[查看详情]
-
把达尔文进化论庸俗化的哲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欧洲,主要代表是英国斯宾塞。认为发展是某种现象原有属性的增加和减少,否认发展的飞跃和量变到质变。这一思想运用到社会问题上,就成为只要改良、不要革命的社会理论。[查看详情]
-
图论中的著名问题之一。英国数学家哈密顿于1859年以游戏的形式提出:把一个正十二面体的二十个顶点看成二十个城市,要求找出一条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而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如图)。这条路线就称“哈密顿圈”。一百多年来,对哈密顿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图论的发展。[查看详情]
-
中国民间信仰认为人死后所入的痛苦世界。这个世界有十八层级,愈下则愈苦。一般用来比喻最悲惨的报应。也作「十八地狱」。[查看详情]
-
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查看详情]
-
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两个坐标之一,以 X 和 Y 表示两根无限而相交的直线参考轴,每个坐标即从任一轴沿平行于另一轴的方向量至该点的距离,并按照参考轴至该点的方向,对每一坐标任意赋以一个代数符号。[查看详情]
-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在自治区中部、京包铁路线上。南临大黑河,绿化较好,蒙古语有“青色的城”之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绥远省省会。1928年设市。人口93.8万(1995年)。是中国重要的毛纺工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白塔、五塔寺等。有内蒙古大学等高等学校。[查看详情]
-
倚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查看详情]
-
接收调频广播节目的收音机。常见的调频收音机,按电路运用原理可分为超外差式的和超再生式的。[查看详情]
-
苛:细碎烦琐;听:听从。法令细碎繁琐,执法者无法执行。形容事物如果繁杂,就会适得其反。[查看详情]
-
(歇后语)走投无路。跑到热锅子上的蚂蚁,一定会盲目乱窜,急找生路。这种情形就像人陷入困境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的样子。也作「热地上蚰蜒」。[查看详情]
-
道家谓人世间七十二处神仙所居之地。[查看详情]
-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查看详情]
-
国民政府所辖之军队。1925年组成。初时有六个军,1926年7月誓师北伐时增至八个军。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参谋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代表被撤销,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此名称。[查看详情]
-
根据风向判断高、低气压方位的法则。由荷兰气象学家白贝罗于1857年提出,故名。即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低气压中心在左前侧,高气压中心在右后侧;在南半球则反之。[查看详情]
-
饼名。口含祛臭爽神,妇女尤嗜之。[查看详情]
-
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役。1619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明,明朝任杨镐为经略领兵反击,双方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交战,后金击败明军。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开始动摇。[查看详情]
-
词牌名。本为唐代法曲。[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