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4字词语
共 45756 条词语
-
即书房中使用的沙发[查看详情]
-
见“劳劳攘攘”。[查看详情]
-
指统一筹集统一开支。[查看详情]
-
穷人突发大财。比喻学识迅速增长。[查看详情]
-
便僻:顺人之所欲,避人之所恶;侧媚:奸邪谄媚。指逢迎谄媚或逢迎谄媚的人。[查看详情]
-
脊椎动物产生和排泄尿液的系统;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查看详情]
-
比喻危害大众的人。参见「害马」条。[查看详情]
-
亦作“蠧国病民”。同“蠹国害民”。[查看详情]
-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喻不因循守旧。[查看详情]
-
谓人身材高大而性格老实。[查看详情]
-
用手打球,以球攻入对方球门而得分的一项球类运动。男子用球圆周58手球运动60厘米,重425手球运动475克;女子和少年用球圆周54手球运动56厘米,重325手球运动400克。球场长40米,宽20米,两端线中间各装高2米、宽3米的球门。比赛分两队,每队七人,其中一人任守门员。运用传球、运球、射门和封打断球等技术和战术,互相攻守。比赛时间:男子60分钟,女子和少年50分钟,分上下两半时,以全场得分多者为胜。[查看详情]
-
违逆天道和正理。常指背叛国君,违逆正道。[查看详情]
-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查看详情]
-
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查看详情]
-
指政治腐败无望,表示隐避、做世之意。[查看详情]
-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8年11月至1939年3月,双方进行第一次战争,芬兰战败,被迫将东南部包括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等地割给苏联,苏联以此作为防御德国入侵的防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重新对苏作战。1944年,苏军反攻,芬兰战败。1947年根据《苏芬和约》,芬兰又割让部分领土,并偿付巨额赔款。[查看详情]
-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查看详情]
-
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查看详情]
-
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同“不违农时”。[查看详情]
-
还希望原谅我。[查看详情]
-
美好的开始,圆满的结局。也作「善始令终」。[查看详情]
-
明文消息所组成数组下标进行加密。[查看详情]
-
利用珍贵或特殊的材料,经过周密的设计和精细的加工制作成的工艺美术品。主要有牙雕、玉石雕、景泰蓝、工艺陶瓷、工艺漆器等。[查看详情]
-
谓专心致志。[查看详情]
-
社会心理学名词。个人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之间保持的距离。分为亲昵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人们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但在行为上往往遵守这些规则,如果规则被破坏将会引起反感。[查看详情]
-
见“画野分疆”。[查看详情]
-
上了年纪的人当可含饴自甘,弄孙为乐,不问余事,以恬适自娱。[查看详情]
-
意思是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查看详情]
-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查看详情]
-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