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草”的词语
共 65 条词语
-
植物名。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茎方形,有逆刺。叶心脏形或长卵形,也生逆刺。秋季开穗状花,花后结黑色球状果实。根黄赤色,可做红色染料,也可入药,有活血、止血、解毒等功能。[查看详情]
-
比喻上位者以德化民,上行下效。参见「风行草偃」条。[查看详情]
-
灵芝草寄生的枯木,并没有根。比喻非凡的成就端靠自己的努力,与出身无关。[查看详情]
-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查看详情]
-
有毒的草。比喻持反对意见的思想、言论、作品或人。在中共辞汇中,则指一切批评、反对、怀疑马列思想、共产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著作或艺术作品。[查看详情]
-
《套数·粉蝶儿·牛诉冤》[查看详情]
-
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查看详情]
-
①.粗率,不仔细。②.凌乱,不工整。[查看详情]
-
流行于晋代以后的草体书法。东汉张芝所创,有别于章草。今草系在章草基础上结合楷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笔法,一笔写成,连绵不断,即偶有不连,笔意亦不断。[查看详情]
-
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查看详情]
-
草包。指没有学问。多用为谦词。[查看详情]
-
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查看详情]
-
看成像小草一般卑贱。比喻轻蔑,藐视。也作「视如土芥@@@视若草芥」。[查看详情]
-
①.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因以草类居多,故称为「本草」。②.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参见「神农本草经」条。[查看详情]
-
草垫子。[查看详情]
-
比喻轻微的动静变化。[查看详情]
-
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后来用“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查看详情]
-
方言。草丛。[查看详情]
-
带著微量泥土,可铺设成草坪的草。[查看详情]
-
①.通常以干草填塞于结实纺织物(如帆布)大袋内所做成的薄硬褥垫。②.用草编成的垫子。[查看详情]
-
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兵。语本比喻紧张、恐惧,疑神疑鬼。[查看详情]
-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参见「风行草偃」条。[查看详情]
-
菅,一种野草。草菅人命比喻轻视人命,滥杀无辜。[查看详情]
-
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蔓草:蔓生的野草。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查看详情]
-
比喻微小的事物。[查看详情]
-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帝﹞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后以“金銮视草”形容词臣受帝王宠幸。[查看详情]
-
草莽:草野,草丛。指草野间未作官的人。[查看详情]
-
中草药名。冬虫夏草的省称。[查看详情]
-
比喻毫无立场、主见,唯利是图的人。也作「墙上草」。[查看详情]
-
泛称干燥的细秆饲料作物。如梯牧草、苜蓿等类干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