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í jī
注音
ㄐㄧˊ ㄐㄧ

及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及笄jí jī

  1.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年已及笄

    be old enough to marry; girl's coming of age;

引证解释

  1. 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 庭芬 ﹞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 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国语辞典

及笄jí jī

  1. 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〇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网络解释

及笄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及笄的字义分解

  • 及 [ jí ] 1. 从后头跟上。 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 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 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 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 笄 [ jī ] 1.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发笄。弁笄。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 及笄。笄年。

及笄造句

1、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时,四国之内,最与你般配的人,其实不是姬婴,而应该是我——不是吗?十四阙

2、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3、本来自及笄起上门提亲的人就快把门槛踩烂,但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让她青梅竹马的大将军唯亦八抬大轿娶回家,并诺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4、周娥皇吐了一下舌头,倒显出了及笄年华女孩儿的本色。

5、萧怡婉只是及笄年华的少女,还没过去天真烂漫的岁数,不懂得掩饰自己的心事,听闻林洛病了,小姑娘一下子便着急起来,立刻便暴漏了自己的本心。

6、那少女及笄年华,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7、破门而入的显然是个少女,瞧来及笄年华,一头乱发活像逃难十年,脸蛋倒是清秀,却被过多的粗鲁给掩盖,要她手上有把大刀,旁人定会猜她是否在梁山落草。

8、及笄年华:凤冠霞帔妍妆俏,喜鹊挂枝红烛照。

9、稚女盘双丫髻,寓意为快快长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视为寄托了家长对其成长的期望;夫妻结发,则代表了爱侣们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憧憬。

10、江裘心知苏樱的目的,却又不敢说不,只因他相府三女早已及笄,若是隐瞒,就得以欺君之罪论处了。

及笄的相关词语

【及笄】的常见问题

  1. 及笄的拼音是什么?及笄怎么读?

    答: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点击 图标播放及笄的发音。

  2. 及笄是什么意思?

    答:及笄的意思是: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