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huáng

拼音
èr huáng
注音
ㄦˋ ㄏㄨㄤˊ
繁体
二黃

二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黄èr huáng

  1. 也作“二簧”。一种乱弹戏剧曲调名因出于黄坡、黄冈,故称。清朝中期由徽班传入北京成为京调主体。

    erhuang—one of the tu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引证解释

  1. 戏曲调名。源出 湖北省 的 黄冈、黄陂故名。又名《湖广调》。 清•乾隆 年间由 徽 班传入 北京。在京剧、汉剧等剧种里与西皮均为主要曲调。有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部知识·准备与设计》:“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2.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伪军的蔑称。中央指国民党的所谓中央军。

    《抗日歌谣·冬天到》:“冬天到雪花飘,雪花好比是二黄一阵雪花吹满地,太阳一出精打光。”
    《中国歌谣资料·求天求地快解放》:“‘中央’一来原望能比鬼子、二黄好那知他比汉奸还凶狂。”

国语辞典

二黄èr huáng

  1. 一种戏曲的声腔。相传起于安徽传至江西宜黄演变而成。一说源自安徽四平腔传至湖北发展成二黄腔。以胡琴伴奏曲调流畅平和节奏稳定有婉转端凝的特色。与西皮腔合称为「皮黄」为平剧、粤剧等戏曲的用乐系统。也作「二簧」。

网络解释

二黄 (汉语词汇)

二黄,戏曲腔调。清初由吹腔、高拔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过去大多认为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故名。在京剧、汉剧、楚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与西皮均为主要曲调。有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

二黄还是网友对《黑子的篮球》中黄濑凉太的昵称。

二黄的字义分解

  • 二 [ èr ] 1. 数名。 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 双,比。 独一无二。 3. 两样,别的。 二话。不二价。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二黄造句

1、虽然叫做京剧,它的源头却是安徽的“二黄”和湖北的“西皮”。

2、结论复方赤地利洗剂合二黄膏治疗重症婴儿湿疹疗效满意.

3、目的建立二黄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程砚秋在京剧的西皮二黄中融入了昆曲演唱中对字词声韵的处理方法,讲究每个字的韵头、韵腹和韵尾都要与音乐走向相吻合,从而形成情感表达的空间。

5、我觉得它至少是西皮二黄,它的音乐当中有一点像歌,或者有一点点轻盈的,这种音乐表达的方式,不会令人讨厌,不乏味。

6、徽班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戏曲,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

7、每到立冬节,这些村子就有人开始给孩子们教戏,像冀中平原特有的剧种丝弦、二黄、罗罗腔、蹦蹦戏等,孩子们学戏的热情非常高,因而整日锣鼓声不断。

8、1955年,戏班“同庆二黄班”被唐河县政府更名为唐河县汉剧团。

9、她就是著名余派京剧老生李菊茹,期颐之年的她与西皮二黄打了九十多年交道。

10、西皮二黄都有慢板、散板、摇板、原板等板式,西皮还有快板、流水、二六等板式。

二黄的相关词语

【二黄】的常见问题

  1. 二黄的拼音是什么?二黄怎么读?

    答:二黄的拼音是:èr huáng
    点击 图标播放二黄的发音。

  2. 二黄是什么意思?

    答:二黄的意思是:一种戏曲的声腔。相传起于安徽,传至江西宜黄演变而成。一说源自安徽四平腔,传至湖北发展成二黄腔。以胡琴伴奏,曲调流畅平和,节奏稳定,有婉转端凝的特色。与西皮腔合称为「皮黄」,为平剧、粤剧等戏曲的用乐系统。也作「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