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作恶多端,群众鸣鼓而攻之。
2、他们大造舆论,为主子上台鸣鼓而攻之。
3、倘若连“小子鸣鼓而攻之”的声音也哑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
4、深圳梧桐山拟建老子文化园,恼了网民,鸣鼓而攻之。
5、假如中间存在有关部门向恶行暗送秋波或作无力状,我们必须鸣鼓而攻之。
6、邱毅也呼吁检警应让友寄隆辉受法律制裁,并指“所有有良心的*弯人都应鸣鼓而攻之,而检警更不可因其为日本有钱人就予以纵放放水。
7、而“*访”工作本身,不仅历来毁誉参半、誉者“拊掌颂之”毁者“鸣鼓而攻之”,更重要的是有时在许多方面呈现出的是触目惊心的事实。
8、鲁国执政的季氏家族富比周公,身为季氏内臣的孔门之徒冉求却还在为他聚敛财富,于是孔子号召门徒们“鸣鼓而攻之”。
9、丧家狗的反差是如此之强烈,《丧家狗》一书,就像一块重型板砖,砸进泛着“孔子”、“儒家”、“国学”泡沫的思想池塘里,顿时鱼惊四起,鸣鼓而攻之。
10、事实既明,证据掌握,引导到位,第三阶段就该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上场登台,主流媒体为依法处置造势,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鸣鼓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