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坚决反对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
2、跳槽面试最怕被HR“抓辫子”,这是很多求职者的顾虑。
3、在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4、去年政协工作报告提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已受到广泛好评。
5、查摆问题怕“抓辫子”、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别人怕“结梁子”,这是不少同志存在的思想顾虑。
6、“抓辫子”执法,说到底还是因为执法者的法治意识淡薄、程序理念缺失,如此选择性执法,难换来稳定局面。
7、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
8、幽浮uFo在辩论时,常把自己的臆想臆测强加于人,扣帽子、抡棍子、抓辫子,捏造、反咬,狡辩耍赖,混淆是非,造谣惑众还是他的本性。
9、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使人心服口服,但那种随意上纲上线、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做法,是不能说服教育人的。
10、大家放心,习*记说了的,一不打棍子、二不扣帽子、三不抓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