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应当有个正确的标准。
2、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3、即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原则,不自高自大,不亢不卑,诚实,平等态度处世待人。
4、百善之中孝当先,广结良友诚为缘。立身处世知谦逊,成功之道在勤勉。源远流长传万代,中华文明五千年。律己修身学经典,传承美德慰先贤!
5、它们是先父深信不移和立身处世的信条.
6、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出自:《诗经·小邪·何人欺》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诗经
7、“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
8、这些人道德伦理上的奇行怪癖,正如他们奇特的衣着、荒唐背理的言论一样,使她觉得非常有趣,但是对她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却丝毫也没有影响。
9、其中有许多圣哲先贤的遗著,已成为传世经典,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也被人们奉为立身处世的准则。
10、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以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