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ǔ bō
注音
ㄊㄨˇ ㄅㄛ

吐蕃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吐蕃tǔ bō

引证解释

  1. 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 西藏 地区全部盛时辖有 青藏高原 诸部势力达到西域、 河陇 地区。其赞普 松赞干布、弃隶缩赞 先后与 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 联姻与 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 吐蕃 政权崩溃后 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 青藏高原 及当地土著族为 吐蕃一作 吐番。元•中统 间改称 乌斯藏。

国语辞典

吐蕃tǔ bō

  1. 我国唐代时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康藏高原。其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并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的主要外患。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网络解释

吐蕃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吐蕃的字义分解

  • 吐 [ tǔ ]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 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 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 吐话。一吐为快。 吐 [ tù ]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 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吐还不义之财。

  • 蕃 [ fán ] 1. 茂盛。 蕃茂。蕃昌。蕃芜。 2. 繁多。 蕃衍(同“繁衍”)。

吐蕃造句

1、唐末至五代,舟曲境仍在吐蕃势力范围.

2、据《唐书》记载,韦皋当四川安抚史前后经略滇南十一载,曾大破吐蕃48万,取铁桥16城,俘其五王,把南诏打得献地图和上贡求降,并且为他立纪功碑,威武之至。

3、近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专家组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境内发现两尊疑似吐蕃时期的石狮。

4、六脉神剑经既只徒具虚名,无裨实用,贵寺又何必如此重视?以至伤了天龙寺与大轮寺的和气,伤了大理国和吐蕃国的邦交?

5、回鹘屡请佐天子共灭吐蕃,王不早定计,一旦为回鹘所先,则王累代功名虚弃矣。

6、基本维持近三十年,不过这时吐蕃与唐都已走向衰亡,双方已无暇顾及领土的扩展与收复了。

7、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人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

8、藏王坟位于西藏尼木的一个神秘峡谷之中,尼木在吐蕃王朝结束后,是贵族悉囊氏的属地。

9、所以,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佛教在吐蕃的传播时期较为妥切。

10、唐朝廷商议发兵征讨,裴行险认为,前此曾与吐蕃两战俱败,不宜再轻动干戈。

吐蕃的相关词语

【吐蕃】的常见问题

  1. 吐蕃的拼音是什么?吐蕃怎么读?

    答:吐蕃的拼音是:tǔ bō
    点击 图标播放吐蕃的发音。

  2. 吐蕃是什么意思?

    答:吐蕃的意思是:我国唐代时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康藏高原。其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并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的主要外患。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