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zhú

拼音
xiāng zhú
注音
ㄒㄧㄤ ㄓㄨ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香燭

香烛的意思

词语解释

香烛xiāng zhú

  1. 祭祀用的香和蜡烛。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引证解释

  1. 指精美的蜡烛。

    唐•温庭筠 《菩萨蛮》词:“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唐•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香烛有光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2. 香和蜡烛。用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佛。

    宋•钱愐 《钱氏私志·董夫人》:“钱大主 临蓐齎香烛祈祷。”
    《西游记》第五六回:“三藏 叫:‘ 悟空取香烛来,待我祷祝,好念经。’”《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这是人家供神的东西不看见点着香烛么!”

国语辞典

香烛xiāng zhú

  1. 祀神供佛所用的香与蜡烛。

    《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

网络解释

香烛

词目:香烛

拼音:xiāng zhú

香烛的字义分解

  • 香 [ xiāng ] 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 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 舒服。 睡得香。 3. 味道好。 这鱼做得真香。 4. 受欢迎。 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 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 香闺。香艳。 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 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8. 姓。

  • 烛 [ zhú ] 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 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 洞悉。 洞烛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 十五烛的灯泡。

香烛造句

1、一捧黄土,一杯老酒,三支香烛,几把纸钱,声声爆竹,怎表挂念?人已故去,天亦有情。逝者已逝,生当珍惜,节哀顺变。清明节要保重身体,勿忧思过度!

2、新郎进入新娘家后,要举行拜别仪式,新娘母舅点香烛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只要鞠躬行礼就可以了。

3、清明节,祭祀节,携老幼,扫墓去,寄哀思,缅先人,燃香烛,荡纸钱,放爆竹,敬酒食,秉传统,尽孝道,忆往昔,念亲人,祈平安,佑家人。

4、老孙在灶台正中的香炉里插上一拄香,然后在两边各点亮一支香烛,再放上水果、什锦糖等贡品。

5、一问才知道,香港除军人、警察、武师,奉关公为行业神崇拜外,连描金业、烟业、香烛业、教育业、命相家等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把他膜拜为武财神。

6、街道两旁的居民纷纷摆上瓜果,点燃香烛,以此来欢庆丰收、感恩前人赐惠,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7、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客家人的传统春祭日,族人从正月26日开始斋戒,初一当天沐浴、更衣后,带着香烛、火炮、斋供到“土王庙”,参加庙会。

8、平时每月供乳饼及水果,设太监专司香烛、扫洒、坐更等事。

9、罗公依允,令罗安打点香烛祭品,明日动身前去.

10、同时,病人亲属则会拿起钱纸香烛,如果在路上病人就死去了,好随时送终。

香烛的相关词语

【香烛】的常见问题

  1. 香烛的拼音是什么?香烛怎么读?

    答:香烛的拼音是:xiāng zhú
    点击 图标播放香烛的发音。

  2. 香烛是什么意思?

    答:香烛的意思是:祀神供佛所用的香与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