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难学生的家长在旗杆旁留下了香烛和水果等祭祀品.
2、摆上全猪、酒杯,带上香烛鞭炮,锣鼓开道、舞狮在后,各村居宗亲带着诚意和热情,祈盼祖佑平安。
3、清明时节语纷纷,郊外游客笑嘻嘻,欲问酒家何处停,路边农妇欢迎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催,商隐弹泪谁人,信香烛鞭炮金钱知。
4、新年仪式:上周五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五,人们来到武汉归元寺焚烧香烛和纸币。
5、即破除传统的殡葬祭扫方式,“以火葬代替土葬,以鲜花腊果代替烧纸点香烛,以黑纱黄花代替披麻戴孝,以追悼会代替旧仪式,以默哀、鞠躬代替叩头拜跪”。
6、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7、师父好不知趣!这荒凉地方,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哪讨香烛?就有钱,也无处去买。
8、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客家人的传统春祭日,族人从正月26日开始斋戒,初一当天沐浴、更衣后,带着香烛、火炮、斋供到“土王庙”,参加庙会。
9、家人手捧香烛、纸匹、金缎到灵前。
10、麻烦金舵主,我今天得遇王兄弟,性情投合,你替我摆设香烛,我要与他结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