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据《史记》本传所记,屈原才高学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政治抱负。
3、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仅次于宰相)。
5、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对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很熟悉即口才很好。
娴 [ xián ] 1. 熟练。 如 娴习。娴熟。娴于辞令。 2. 文雅。 如 娴丽。娴都(dū)(文雅美丽)。娴淑(文雅美好)。娴雅。娴静。
于 [ yú ]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辞 [ cí ] 1. 告别。 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 如 辞职。辞呈。 3. 躲避,推托。 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 解雇。 如 辞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 如 辞藻。修辞。 7. 讲话;告诉。 如 “请辞于军”。 8. 文体的一种。 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令 [ líng ]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 [ lǐng ]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 [ lìng ]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 如 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 如 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 如 令人兴奋。 4. 时节。 如 时令。节令。 5. 美好,善。 如 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 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 如 小令。如梦令。
1、《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据《史记》本传所记,屈原才高学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政治抱负。
3、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仅次于宰相)。
5、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答:娴于辞令的拼音是:xián yú cí lìng
点击 图标播放娴于辞令的发音。
答:娴于辞令的意思是:对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很熟悉,即口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