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矟
- 拼音
- mă shuò
- 注音
- ㄇㄚˇ ㄕㄨㄛˋ
- 繁体
- 馬矟
马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矟
马上所持的长矛。
引证解释
马上所持的长矛。
引南朝 梁简文帝 《马矟谱序》:“马矟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
《南史·柳世隆传》:“﹝ 柳世隆 ﹞常自云:‘马矟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在朝不干世务。”
清•吴伟业 《哭志衍》诗:“男儿须作健清谈兼马矟。”
网络解释
马矟
马矟,读音是mǎ shuò,汉语词汇,解释为马上所持的长矛。
马矟的字义分解
-
马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如 马蜂。马勺。 3. 姓。
-
矟
矟 [ shuò ] 1. 古同“槊”,长矛。 如 “元吉执矟跃马,志在刺之。”
马矟的相关词语
【马矟】的常见问题
-
马矟的拼音是什么?马矟怎么读?
答:马矟的拼音是:mă shuò
点击 图标播放马矟的发音。 -
马矟是什么意思?
答:马矟的意思是:马上所持的长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