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时众人心内皆以为,所谓逸群之才,便合该形容这样的人物。
2、夫夫有逸群之才,人人有优赡之智。
3、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4、技艺精湛,文采出众,通人情,明道理,弘毅宽厚,逸群之才……像这样的年轻人,江湖上何止成千上万。
5、弦口中所言星君,正是身侧那长得魁梧的男子,一看便知是位逸群之才。
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超出众人的才能。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唐·杨烱〈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羡独负逸群之才;不学江逌,空有连鸡之喻。」
逸 [ yì ] 1. 跑,逃跑,逃~。奔~。 2. 散失。 如 逸散。逸史。逸事。逸闻。 3. 安闲,安乐。 如 安逸。逸乐(安乐)。以逸待劳。闲情逸致。 4. 超过一般。 如 超逸。逸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逸趣。逸致。逸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逸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5. 隐遁。 如 逸士(隐居之士)。逸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6. 放任,不受拘束。 如 逸荡。飘逸。骄奢淫逸。
群 [ qún ] 1.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 如 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luò)。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2. 众人。 如 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 3.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 如 一群孩子。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7.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才 [ cái ] 1. 能力。 如 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如 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 3. 副词。①方,始。 如 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1、此时众人心内皆以为,所谓逸群之才,便合该形容这样的人物。
2、夫夫有逸群之才,人人有优赡之智。
3、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4、技艺精湛,文采出众,通人情,明道理,弘毅宽厚,逸群之才……像这样的年轻人,江湖上何止成千上万。
5、弦口中所言星君,正是身侧那长得魁梧的男子,一看便知是位逸群之才。
答:逸群之才的拼音是:yì qún zhī cái
点击 图标播放逸群之才的发音。
答:逸群之才的意思是:超出众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