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 班 银
- 拼音
- jiàng bān yín
- 注音
- ㄐㄧㄤˋ ㄅㄢ ㄧㄣˊ
- 繁体
- 匠班銀
匠班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匠班银
清代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
网络解释
匠班银
《明会典·工匠二》:“成化二十一年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明代规定轮班匠可以缴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列为定制。清代才有匠班银的名称《清会典》卷一七列举“户别”中,在“匠户”下注云:“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嗣改为按户征银解京代班,曰匠班银。后各省渐次摊丁入地征收惟于《赋役全书》仍存其目。”
匠班银的字义分解
-
匠
匠 [ jiàng ] 1. 有手艺的人。 如 匠人。木匠。画匠。能工巧匠。 2. 灵巧,巧妙。 如 独具匠心。 3. 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 如 匠气。
-
班
班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如 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如 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 如 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 如 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 如 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
银
银 [ yí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 如 银子。银杯。银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 如 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 )。银票。 3. 像银的颜色。 如 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同“垠”,边。 5. 姓。
匠班银的相关词语
【匠班银】的常见问题
-
匠班银的拼音是什么?匠班银怎么读?
答:匠班银的拼音是:jiàng bān yín
点击 图标播放匠班银的发音。 -
匠班银是什么意思?
答:匠班银的意思是:清代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