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拼音
gōng jì
注音
ㄍㄨㄥ ㄐㄧˋ
词性
动词

公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祭gōng jì

  1. 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public memorial service;

引证解释

  1. 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为向死者表示哀悼所举行的祭奠。

国语辞典

公祭gōng jì

  1. 由公家、团体或社会人士向死者祭拜的仪式。

网络解释

公祭

公祭,指政府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哀悼所举行的祭奠。

公祭的字义分解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公祭造句

1、9月24日,乙未年公祭舜帝大典在宁远县九嶷山举行。

2、中新网南京12月13日电(郭亚楠)13日上午10时,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3、1934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祭于黄帝陵,并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

4、陈果夫的太太朱明过世后,陈家人曾在善导寺安排公祭

5、12月13日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首夜,中日韩三国僧侣、国际友好人士、中国青少年学生等数百人点亮手中红烛,为死难者秉烛守灵。

6、当天,宋庆龄基金会*席胡启立和国民党荣誉*席吴伯雄率团参加公祭仪式并致辞,多名耄耋之年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从各地赶到腾冲,迎接战友“回家”。

7、警方指出,根据“少年事件处理法”与“少年不良行为及虞犯预防办法”规定,未满18岁青少年不能参加不良场所,尤其是这种帮派集团的公祭现场。

8、北京市京源学校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

9、书中的20个故事,从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道台、传教士的故事,到2010年11月15日胶州路火灾后的市民公祭,都曾真实地发生在上海,记录了历史的印记。

10、30日,博野县委县政府在程委镇烈士陵园举办革命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公祭的相关词语

【公祭】的常见问题

  1. 公祭的拼音是什么?公祭怎么读?

    答:公祭的拼音是:gōng jì
    点击 图标播放公祭的发音。

  2. 公祭是什么意思?

    答:公祭的意思是:由公家、团体或社会人士向死者祭拜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