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拼音
lì yán
注音
ㄌㄧˋ ㄧㄢˊ
词性
动词

立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立言lì yán

  1.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引证解释

  1. 指著书立说。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晋•葛洪 《抱朴子·行品》:“摛鋭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2. 泛指写文章。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3. 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臣等再三细绎立言虽或过激,而究非狂悖之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在承认我的解释上立言。则我的证据虽然只有一个而 河上博士 是连一个也没有。”

国语辞典

立言lì yán

  1. 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的一定的规矩。」

网络解释

立言

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立言的字义分解

  • 立 [ lì ] 1. 站,引申为竖起来。 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2. 做出,定出。 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3. 存在,生存。 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4. 马上,即刻。 立时。立刻。立等。 5. 姓。

  • 言 [ yán ] 1. 讲,说。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立言造句

1、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2、文章是代圣人立言,有个一定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随手乱做。所以一篇文章,不但看出这个人的富贵福泽,并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吴敬梓

3、冯友兰认为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遇,立德每个人都能做到,看似立言最难,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实际上立德最难,因为他需要每天的坚持。

4、看起来好像不是在说他自己的著作,君子立德立言都有其不得已处,实则以君子来夫子自道,对自己的智慧和著作有着一种近乎自命不凡的肯定。

5、境外媒体称,*弯陆委会主委夏立言13日上午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做主旨演讲,谈台海两岸关系。

6、在戏曲创作方法上,以诗文为戏曲创作手法的出现、骈俪典雅语言风格的追求、情节因素的弱化和舞台表演意识的淡化,也都是戏曲家立言意识影响下的结果。

7、金坛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名医辈出,或坐堂待诊,或周游四方,治病济世,著书立言,为后世所传颂。

8、训诱之至,审谕之方,纵圣达立言,师传宏道,亦未足仿佛要津,拟议高论。

9、我以新学说立言论,然后改制科举为立功,以高尚操守立德,成就万世不朽之功业。

10、于立源先生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胸中之意,手中之笔,代山川而立言,以天地之灵,气贯绢素之上。

立言的相关词语

【立言】的常见问题

  1. 立言的拼音是什么?立言怎么读?

    答:立言的拼音是:lì yán
    点击 图标播放立言的发音。

  2. 立言是什么意思?

    答:立言的意思是: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