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死后,五子争位,骨肉相残。
2、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
3、“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4、竖刁、易牙勃然大怒,把齐桓公左右服侍的人全部逐走。
5、齐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把卢邑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
6、春秋时,管仲在回答齐桓公“何以为国”的询问时,提出了“官山海”、“正盐策”的主张,就是在把盐业资源收归国有的同时,建立盐的税征、专卖制度。
7、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本分。
8、我们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兴,齐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势成三分……
9、是殷朝被灭国后,部分殷人逃到北美后,回国观光带回六只蜂鸟,齐桓公为纪念此次远征,特在旗上绘制“蜂鸟图”。
10、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