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小目睹宫闱秽乱,又一直生活在仲父的阴影下。
2、嬴政登基,吕不韦升为相国,称“仲父”,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3、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卿”,尊称“仲父”,并支持他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日强,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
4、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局为其不易也。
5、仲父给儿子规划好了人生:“到了省队之后打到国家队”。
6、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7、仲父之言有理,王兄怎么看,是否也赞成仲父之言。
8、即位时由于年少,所以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9、管仲既不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也不像高子、国子一样是世代辅佐齐国的重臣,齐桓公却将他拜为“仲父”,并任由他主持齐国军政大事。
10、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