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孝不单是父母在世时的事,还要做到慎终追远。
2、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3、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何解?‘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5、至于儒家重丧服之制,慎终追远,固然是缘情制礼,寄托孝思,但圣人之教亦随时代而变改。
6、旌德纪功,前王令典;慎终追远,列代通规。
7、参加者经常愿意长途跋涉好几天,只为了前来荣耀这片土地、庆祝丰收及慎终追远。
8、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9、故上天以老母慈颜现身度众,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瑶池闾门倚望,誓愿度尽原灵,故众生如能慎终追远,认母归根,即算得道。
10、报道说,澎湖人在冬至日,宗祠、家庙会由轮值的值年祭者,循传统祭祖,表达慎终追远之意,还会申报新婚、新丁等,以象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