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ǔ yí
注音
ㄇㄨˇ ㄧˊ
繁体
母儀
近义词
母范

母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母仪mǔ yí

  1.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2. 指作母亲的仪范。

  3. 为母之道。

引证解释

  1.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
    唐•杜牧 《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
    明•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2. 指作母亲的仪范。

    唐•赵璘 《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
    宋•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

  3. 为母之道。

    唐•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
    明•杨珽 《龙膏记·宠赐》:“夫人 王氏,共传妇道母仪;小女 湘英更喜天才国色。”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於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於胎教。”

国语辞典

母仪mǔ yí

  1. 为人母的典型轨范。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

    母范

网络解释

母仪

母仪是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指作母亲的仪范。

为母之道。

母仪的字义分解

  • 母 [ mǔ ] 1. 妈妈,娘。 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 姑母。舅母。 3. 雌性的,与“公”相对。 母鸡。 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 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 螺丝母。子母扣。 6. 姓。

  •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 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母仪造句

1、宫门口有一副楹联,写着“物阜民安母仪着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万顷波澜”,字字入石三分,传递着“物阜”与“民安”的祈请。

2、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3、伏惟太妃母仪之德,化穆不言,保翼之训,光被洪业。

4、岳父大人,放心,我会让吕雉日后母仪天下,名垂千古。

5、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

6、卫氏子夫温柔贤德,生皇子据,遂立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

7、贵妃娘娘再额外救济五十两银子,则是再世观音救苦救难的母仪之德了。

8、三德老爷,这孩子的东西,要是放在前朝,下至平常贵妇,上至母仪天下,谁不想占有一番,如果就这样割了,那太可惜了!

9、烟霞峰的一间修炼密室里,一个女子端坐在一张楠木大椅上,她一身宫装,雍容典雅,容貌美丽,气质超尘,母仪天下,如同神仙王后一般。

10、当他驰骋沙场、风樯阵马,她默默支持、相夫教子;当他登基成帝、指点江山,她母仪天下,统领后宫。

母仪的相关词语

【母仪】的常见问题

  1. 母仪的拼音是什么?母仪怎么读?

    答:母仪的拼音是:mǔ yí
    点击 图标播放母仪的发音。

  2. 母仪是什么意思?

    答:母仪的意思是:为人母的典型轨范。

  3. 母仪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母仪的近义词是: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