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 笏
- 拼音
- yīng hù
- 注音
- ㄧㄥ ㄏㄨˋ
- 繁体
- 纓笏
缨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缨笏
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引证解释
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引《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缨笏匝序巾卷充街。”
李善 注:“缨笏,垂缨秉笏也皆朝臣之服,故举服以明人。”
清•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讲解移晷缨笏塞巷,巾卷充街,莫不倾听忘倦。”
清•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落落餘数子趋朝繫缨笏。”
网络解释
缨笏
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缨笏匝序巾卷充街。” 李善 注:“缨笏,垂缨秉笏也,皆朝臣之服,故举服以明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讲解移晷,缨笏塞巷,巾卷充街,莫不倾听忘倦。”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落落馀数子,趋朝系缨笏。”
缨笏的字义分解
-
缨
缨 [ yīng ] 1.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 如 帽缨子。红缨枪。缨穗。 2. 像缨的东西。 如 萝卜缨子。 3. 带子,绳子。 如 长缨。
-
笏
笏 [ hù ] 1.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如 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缨笏的相关词语
【缨笏】的常见问题
-
缨笏的拼音是什么?缨笏怎么读?
答:缨笏的拼音是:yīng hù
点击 图标播放缨笏的发音。 -
缨笏是什么意思?
答:缨笏的意思是: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