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廷一有计较利害之心,便非王道。士大夫一有计较利害之心,便非儒学。
2、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3、近百年来,吴士大夫以风流蕴藉称者,首推吴文定。
4、统治者和士大夫们寻求“渐均贫富”的良方,经历过均田、限田和正经界等各种尝试。
5、士大夫的最重要的条件,首先是知识阶级。
6、吕布既然死了,曹操却不好再对死人太过刻薄,命人把他的尸首装殓了用士大夫之礼安葬吕布。
7、那些士大夫大多是当地硕儒名士,具有很高的声望。
8、东周时期讲求“列鼎而食”,根据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士大夫五鼎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此墓主人的身份应为地位较高的士大夫。
9、凡吴中贤士大夫、骚人墨客曾经赏鉴过者,皆有题跋在上,不消说得;就是四方名公游客,也多曾有赞叹顶礼、请求拜观、留题姓名日月的,不计其数。
10、翻阅史书,以匡济天下为己任,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士大夫,代代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