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kuàng

拼音
ér kuàng
注音
ㄦˊ ㄎㄨㄤˋ
繁体
而況
近义词
何况

而况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而况ér kuàng

  1.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let alone; to say nothing of;

引证解释

  1. 亦作“而况”。连词。何况。见“而况 title=而况>而况”。

    《易·乾》:“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 吴 乎!”宋•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诗:“一来勤已多而况欲久留。”
    明•刘基 《郁离子·戚之次且》:“夫以其父之老与其母之言且不听也而况於疏远之人乎?”
    茅盾 《创造》:“我导引你留心政治但并不以为当即可以钻进实际政治--而况又是不健全不合法的政治运动。”

国语辞典

而况ér kuàng

  1. 何况、况且。

网络解释

而况

而况,连词。况:文言文的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如:~且,何~。此处与而字搭配使用含有加重语气的意味表反问,可译作“更何况”。

而况的字义分解

  • 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从上而下。

  • 况 [ kuàng ] 1. 情形。 情况。状况。近况。况味(境况和情味,如“他的处境不好,况况难言”)。 2. 比方。 比况。每况愈下。 3. 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 况且。何况。 4. 姓。 5. 同“贶”,赐予。

而况造句

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2、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焉,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取,非不欲兔也,分已定,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4、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5、今日发此信息与汝,醒汝今日之白露节气。秋缤纷而至,候鸟亦思归矣,而况于人乎?好运接踵而至,短信亦思回矣,而况于汝乎?

6、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

7、夫醉者之坠于车也,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遌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子天乎?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列子

8、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9、萧鸾悖虐,幽明同弃,陛下俯应人神,按剑江涘,然敌不可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深愿圣明保万全之策。

10、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於人。

而况的相关词语

【而况】的常见问题

  1. 而况的拼音是什么?而况怎么读?

    答:而况的拼音是:ér kuàng
    点击 图标播放而况的发音。

  2. 而况是什么意思?

    答:而况的意思是:何况、况且。

  3. 而况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而况的近义词是: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