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ì

拼音
huì jì
注音
ㄏㄨㄟˋ ㄐㄧˋ
繁体
晦跡

晦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晦迹huì jì

  1. 参见:晦迹晦迹

引证解释

  1. 见“晦迹”。亦作“晦跡”。谓隐居匿迹。

    南朝•梁 沉约 《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陈鹤客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

国语辞典

晦迹huì jì

  1. 隐藏行踪不与人交往。

    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网络解释

晦迹

晦迹,读音huì jì,汉语词汇,释义为隐居匿迹。

晦迹的字义分解

  • 晦 [ huì ]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晦朔。 2. 夜晚。 晦明。风雨如晦。 3. 昏暗不明。 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 晦气。

  • 迹 [ jì ] 1. 脚印。 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 印迹。 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 古迹。实迹。 4. 追寻踪迹。 “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 据实迹考知。 “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晦迹造句

1、显和具陈宜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帝深纳焉。

2、以贤侯才智,只须韬光晦迹,定能从容应付,安保无恙。

3、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果为儒者,方反躬克己之不暇,安得讲学?世所称儒称隐,皆胶胶扰扰者也。

4、释僧周,韬光晦迹,常在嵩山头陀坐禅。

5、端行积学,通群经大义,为当时名儒,晦迹不仕。

6、而公容气更沮,下帷晦迹,每觇天察宿,怀协左道,咒诅祷请,谨事邪巫,常被发跣足,稽首北极,遂图画朕躬,勒以名字,或加以矢刃,或烹之鼎镬。

7、今天在这里,自己已经显露了不少底牌,会引来一些有心人的关注,看来又要晦迹韬光一段时间了。

8、‘不是一番寒彻骨,怎么得梅花扑鼻香’,想我许幽涵饱览诗书堪称才女,可今天在这晦迹韬光的小子面前,却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了。

9、但此刻,当他不得不选择这么做的时候,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韬光晦迹

10、毕竟傲天年纪轻轻,自然与很多年轻人一样,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荣耀,否则一辈子晦迹韬光,埋藏自己的光辉,生命又有何意义。

晦迹的相关词语

【晦迹】的常见问题

  1. 晦迹的拼音是什么?晦迹怎么读?

    答:晦迹的拼音是:huì jì
    点击 图标播放晦迹的发音。

  2. 晦迹是什么意思?

    答:晦迹的意思是:隐藏行踪,不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