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xuè

便

拼音
biàn xuè
注音
ㄅㄧㄢˋ ㄒㄩㄝˋ
词性
动词

便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便血biàn xuè

  1. 粪便中带血或只排出血液而没有粪便。

引证解释

  1. 粪便中带血或无粪便而只排出血液。如泌尿系统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等常表现为此种症状。

国语辞典

便血biàn xuè

  1. 因脾虚不能统摄以致大便中带血的证候。常因过敏性腹泻或粪便太硬致使肛门受伤而引起。

网络解释

便血 科普中国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便血的字义分解

  • 便

    便 [ biàn ] 1.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便当。便利。便道。便民。 2. 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 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随便。便宜(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 3. 便利的时候。 便中请来信。 4. 就。 说了便做。 5.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 大便。便秘。 便 [ pián ] 1. 〔~~〕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 2. 〔~宜〕物价较低。 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占便宜(小利,私利。) 3. 〔~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 4. 〔~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 血 [ xuè ]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 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 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 血性。血气方刚。 血 [ xiě ]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便血造句

1、宣武医院预约挂号网忠告,痔疮便血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一系列继发性危害。

2、肠血吸虫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和便血

3、其主要表现有疼痛、便血、脱肛、感染。

4、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

5、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6、花的功能是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种子的功能是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

7、主要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消渴、蛔厥,以及便血、崩漏等。

8、很多人出现肛门口有异物,有便血或者疼痛等症状就认为是“痔疮”,自行服药了事。

9、主治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痈肿,溃疡,脾胃虚弱,糖尿病,气管炎,哮喘以及乳汁缺少等症。

10、急性腹泻最可能是感染性,特别是起病突然或伴有呕吐、便血、发烧、厌食或无精打采等情形。

便血的相关词语

【便血】的常见问题

  1. 便血的拼音是什么?便血怎么读?

    答:便血的拼音是:biàn xuè
    点击 图标播放便血的发音。

  2. 便血是什么意思?

    答:便血的意思是:因脾虚不能统摄,以致大便中带血的证候。常因过敏性腹泻或粪便太硬,致使肛门受伤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