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

拼音
qù lái
注音
ㄑㄩˋ ㄌㄞˊ
繁体
去來

去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去来qù lái

  1. 往来往返。

  2. 谓离去而又归来。

  3. 离去。来语气助词。

  4. 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 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引证解释

  1. 往来,往返。

    《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
    《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2. 谓离去而又归来。

    《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

  3. 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唐•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 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 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宋•范成大 《二偈呈似寿老》诗:“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上》:“﹝释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顿悟而足以亡乱於去来。”
    清•黄遵宪 《己亥杂诗》:“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国语辞典

去来qù lái

  1. 来,语尾助词无义。去来指去的意思。

    宋·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词:「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哥啊知道是甚缘故我们且去来。」

去来的字义分解

  • 去 [ qù ]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去处。去路。去国。 2. 距离,差别。 相去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去年。去冬今春。 4. 除掉,减掉。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他去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上去。进去。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信步走去。 8. 汉语四声之一。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上来。 9. 表示发生。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去来造句

1、,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2、, 毋执去来之势而救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金缨

3、, 归去来兮。家乡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生命可以是五尺之躯,也可以是万里苍原。余秋雨

4、, 丞相拭泪道:“你二人且休烦恼,我今已擒捉仇贼,且去发落去来

5、, 虽然用水把食物冲下去来代替咀嚼不是个好主意,但是人们发现吃饭时喝点水是有益的。

6、, 发动机舱盖线条清晰有力,飞去来器型前大灯与发动机盖和车身两侧相呼应。

7、, 林有璋一声令下,战士们从四面包抄过来,鬼子兵更是慌了手脚,匆忙砍去来不及抬走的两具尸体的右臂,弃尸而逃。

8、, 佛经和古琴的学习让他心态更加平和,偶尔心情不好时,关起房门听听《普庵咒》、《归去来兮辞》,跟着唱几句,只消十几分钟,心情就好了。

9、, 老艺术家高式熊的篆书《***沁园春雪》和临文徵明的长篇手卷《归去来兮辞》、《琵琶行》,体现出隶篆正草各体皆精的深厚功力。

10、, 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去来的相关词语

【去来】的常见问题

  1. 去来的拼音是什么?去来怎么读?

    答:去来的拼音是:qù lái
    点击 图标播放去来的发音。

  2. 去来是什么意思?

    答:去来的意思是:来,语尾助词,无义。去来指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