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

拼音
bān dǐ
注音
ㄅㄢ ㄉㄧˇ
词性
名词

班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班底bān dǐ

  1. 班底儿)旧时指戏班中主要演员以外的其他演员。也叫底包。

  2. 泛指一个组织中的基本成员。

引证解释

  1. 旧时戏班中演员所纳的份金。

    清•扬掌生 《梦华琐簿》:“生旦别立下处自称曰堂名中人。堂名中人初入班必纳千緍或数百緍有差,曰班底班底有整股,有半股。整股者四日得登场演剧一齣半股者八日。”

  2. 旧时戏班中的基本成员(相对于戏班的外约名角而言)。

    秦瘦鸥 《秋海棠》十四:“﹝管事﹞领着他在后台兜了一个圈子所有管事的人和班底里的一班二三路角色也替他逐一引见。”

  3. 指一个组织中的基本成员。

    《历史研究》1975年第5期:“一九一二年夏天当他接到……要他开办‘孔教会’的密信后便四处奔走拼凑班底。”

国语辞典

班底bān dǐ

  1. 戏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脚色。

  2. 一组织中能分任各种工作的基本干部。

    如:「这个组织的班底不错!」

网络解释

班底

班底》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班底的字义分解

  • 班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 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 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 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 底 [ dǐ ] 1. 最下面的部分。 底层。底座。底下(➊下面;➋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 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 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 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 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底 [ de ] 1. 同“的”。

班底造句

1、收买人心,孝敬老头子,拉山头搞班底,哪样不是要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钱,没钱能成吗?就那点儿月例钱压根儿就不顶事。

2、反观已老态龙锺的国民党,自国民党青年军在连营班底阵亡后,党内还有谁可以承接这场世代革命,让国民党脱胎换骨、摆脱百年老党陈腐的习气?

3、就因为原来的业务班底散了,要重聘重组便不似第一次承包时那么便捷,当初密锣紧鼓筹建新公司时,方清为此紧皱眉头花足了脑筋。

4、论曲有周治平、伦永亮和林敏怡,写词有林振强、陈少琪和潘源良,幕后班底可谓豪华。

5、1895年12月16日,光绪皇帝下旨,命袁世凯督办新建陆军,以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十营为班底

6、片方更打算邀请多位包含陈松勇、蔡振南、高捷、陈博正、颜正国…等侯导班底演员共同出席,让多部侯导经典作品的演员能重聚,展现力挺侯导新片的盛况。

7、长期以来,该节目从主持人到固定班底的名嘴,成天挂着法相庄严的嘴脸,不仅蹧蹋特定政治人物,也蹧蹋他们看不顺眼的媒体同业。

8、宋经理,我想你在唐氏经营多年,应该是有自己的班底吧?

9、另外,也不乏仿效武后招北门学士的故智,借编注之名广聚贤才为自己培养私人班底了,这点心思,自然瞒不过武后,这也是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10、电懋的管理班底也主要回流自欧美,如钟启文,因此电懋的管理模式与制作路线都非常欧美化。

班底的相关词语

【班底】的常见问题

  1. 班底的拼音是什么?班底怎么读?

    答:班底的拼音是:bān dǐ
    点击 图标播放班底的发音。

  2. 班底是什么意思?

    答:班底的意思是:①.戏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脚色。②.一组织中能分任各种工作的基本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