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

拼音
tiě gǔ
注音
ㄊㄧㄝˇ ㄍㄨˇ
繁体
鐵骨

铁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铁骨tiě gǔ

  1. 比喻坚挺的枝干。

  2. 刚强不屈的骨气。

引证解释

  1. 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2. 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国语辞典

铁骨tiě gǔ

  1. 铁铸的骨架。

    如:「铁骨扇」。

  2. 比喻意志坚贞不变。

    如:「在七年的中日战争里中国人凭的就是不屈不挠的铁骨赢得最后胜利。」

网络解释

铁骨 (汉语词汇)

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 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

铁骨 tiě gǔ ㄊㄧㄝ ˇ ㄍㄨˇ

(1).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2).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铁骨的字义分解

  • 铁 [ tiě ]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2. 形容坚硬。 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3. 形容确定不移。 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4. 形容刚正。 铁面无私。 5. 形容表情严肃。 他总是铁着脸。 6. 黑色。 铁骊。铁青。 7. 兵器的代称。 手无寸铁。 8. 姓。

  • 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铁骨造句

1、记者随意拾取一束,虽无“豪言壮语”,却也铁骨铮铮,显出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

2、一进门,就看见小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有七仙女荷花素大软剑铁骨素心跳舞兰等等,真像到了兰花的海洋,眼睛应接不暇。

3、脚踏黄土地,仰首五星旗,九十建党铁骨立,血脉一样红,心中无芥蒂,灾难困苦同舟济,风从东方来,再迎党寿喜,真诚祝福共传递,和谐社会共献力!

4、峥嵘岁月里,一腔热血铸英魂;血染风采里,铁骨铮铮书青春;日寇铁蹄下,浴血奋战忠报国;卢沟桥的历史,告诫着落后就要挨打;九一八事变,证明着中华儿女魂不怕;铭记历史,勿忘国。

5、英姿飒爽,钢铁般的意志,绝对服从,把热血贡献四方的铮铮铁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军人拥有的品质作为即将入伍的你也应该所具有的,愿你光荣参军,凯旋把荣归。

6、荒凉的水草地啊,任你四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可冰雹砸不烂信念的钢筋铁骨,那暗夜里飘动的篝火,就是生命与理想不屈的象征。

7、他不一定要以铜筋铁骨显性示人,但一定会有一股内化的硬气,能在每一次挫折和挑战面前彰显出无畏无惧、不挠不屈的气势。

8、能连续做800个仰卧起坐、220个俯卧撑,出拳打击力量达到350公斤,能不间断奔跑60公里,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9、胡梦昱铮铮铁骨,只为了不愧对天地,他坚定地表示“忧国不怕死”,最后死在贬所。

10、大夫率衣绢布装,带不过铜铁骨角,以故衣食滋殖。

铁骨的相关词语

【铁骨】的常见问题

  1. 铁骨的拼音是什么?铁骨怎么读?

    答:铁骨的拼音是:tiě gǔ
    点击 图标播放铁骨的发音。

  2. 铁骨是什么意思?

    答:铁骨的意思是:①.铁铸的骨架。②.比喻意志坚贞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