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 杂 子
- 拼音
- gā zá zǐ
- 注音
- ㄍㄚ ㄗㄚˊ ㄗˇ
- 繁体
- 嘎雜子
嘎杂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嘎杂子
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
引证解释
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
引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哼谁认得这一群琉璃球嘎杂子我来的时候老太爷还在当少爷呢。”
《当代》1981年第4期:“祝同康 有些懊悔了一个女孩子怎么改造得了汽车队把她派到那样嘎杂子琉璃球聚集的地方岂不是把她毁了吗!”
网络解释
嘎杂子
嘎杂子,读音gā zá zǐ,汉语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
嘎杂子的字义分解
-
嘎
嘎 [ gā ] 1. 〔~~〕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2.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如 汽车嘎的一声刹住了。 嘎 [ gá ] 1. 同“尜”。 嘎 [ gǎ ] 1. 乖僻,脾气不好。 2. 调(tiáo )皮。
-
杂
杂 [ zá ]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 如 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 混合。 如 夹杂。混杂。杂交。
-
子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嘎杂子的相关词语
【嘎杂子】的常见问题
-
嘎杂子的拼音是什么?嘎杂子怎么读?
答:嘎杂子的拼音是:gā zá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嘎杂子的发音。 -
嘎杂子是什么意思?
答:嘎杂子的意思是:方言。谓心计坏、怪主意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