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是清官听讼断狱,实际上也是能审则审,审不明白就装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讯逼供。
2、“叔向断狱”是古史记载中的一则典型案例。
3、他断狱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4、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5、这使他的笔墨如同老吏断狱,在刻画历史大势的同时,并不放过潮流之下的回旋、潜流与逆流。
6、在大草之外,开辟章草一门,且一出手又是老吏断狱,心手相应,为之惊叹不已,百感丛生。
7、下一判断,如老吏断狱,客观冷静,不杂成见,不带感情。
8、另订十二律,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9、基本格局确定后,联系人性固有和共有的弱点,运用老吏断狱的冷酷心智,并非不能鉴别相对的可信度。
10、至四年,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